艾灸治湿疹、皮肤搔痒症、神经性皮炎 | 超简单

有些皮肤病比如湿疹和皮肤瘙痒症用艾条灸患部就可以止痒。
皮肤病在中医看来是因为外邪(风寒湿)入侵停留在皮肤,导致气血不能濡养肌肤。艾为纯阳之物,一方面可以去除外邪,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气血运行。这是从外面治皮肤病的方法。
从内治皮肤病就要疏通脾经、肺经和大肠经。因为脾脏是统领气血运行的;而肺主皮毛,大肠经与肺经相表里。
我患有严重的皮肤瘙痒症几年了。其实我也不知道是皮肤瘙痒症还是湿疹。去年自己学了点艾灸。刚开始只是灸通常的保健穴位,比如太溪足三里三阴交。后来突发奇想我能不能直接灸皮肤病患处。灸了一个月(两天灸一次)瘙痒基本消失。两个月后皮肤变得平滑。再后来因为冬天太冷不方便灸,所以暂时停止。
有一皮肤患处自己一个人不好灸,所以去年没灸。今年三月开始想了个办法可以灸了,到现在瘙痒也基本消失了。皮肤慢慢变平滑,只是还有色素沉着。这个应该是要灸曲池、血海等专门治皮肤病的穴位才能好。后续再补充更新。
艾灸的时候着火点要朝上,调整好身体四肢,让热力与艾烟都向上传递给皮肤,这样效果是最好的。
如果你患湿疹有很长时间了色素沉着严重的话,建议使用红花艾柱进行艾灸,因为红花这个中药有活血化瘀的作用,可以帮助驱除黑色素沉着。
注意,湿疹在古中医书籍里称为浸淫疮,所以如果想从古中医里找治疗湿疹的办法,要找到浸淫疮的字样,而不是找湿疹的字样。
治湿疹的方法
前面已经提到艾灸可以祛除皮肤表面的湿气,但身体有些地方不好艾灸,或灸不到,那该怎么办呢?其实还可以用中药外敷,就是把中药蛇床子研成粉末敷在皮肤表面,一日一次。此为孙思邈《千金方》记载的方法。蛇床子生长于阴暗潮湿的地方,却得芬芳燥烈之性味,能耐阴湿之气,所以能祛除湿邪。为防止蛇床子粉末从皮肤掉落,可加点水,把蛇床子粉末弄成泥巴状,粘贴在无纺布上,再用透明胶把无纺布固定在皮肤表面。使用蛇床子过程中如出现皮肤干燥脱屑,则需暂缓一下,待其恢复后继续治疗。
上面两种方法是在身体外面治理湿疹,此固然有效,但治标不治本。其实湿疹的成因多是身体内部出了问题。湿疹患者通常都是脾虚湿盛,表现的症状通常有:睡觉流口水、痰多、容易疲倦、嗜睡、腹胀、消化不良、屁多、大便稀薄不成形、面色萎黄。脾的一个重要作用是运化水湿。脾虚了,身上多余的水湿不能从正常渠道排出去,停留在体内,积聚过多就从皮肤排出去,从而形成湿疹。要从根上治湿疹,就得健脾祛湿。推荐服用参苓白术散。如果治理有效,脾虚湿盛的症状消失,则停止服用参苓白术散。改用四神汤食疗,这也是健脾胃的,可长期食用。
脾虚湿盛的人还应当忌口。避免生冷寒凉的食物如:冰淇淋、冷饮、冰镇西瓜、冰镇啤酒,饮食要清淡,不要吃辣椒。糯米牛奶等助湿发物也不要吃。
色素沉着是令湿疹患者苦恼的又一大问题。等皮肤患处不痒了,不肥厚,变得光滑了之后,就可以解决色素沉着的问题了。可以使用中药面膜来淡化色素,比如七白散和玉肌散。
曲池和血海取穴方法
人体湿气大就容易滋生细菌,引起水肿以及各类炎症,包括皮炎、皮疹等。脾经上的阴陵泉是一个祛湿的要穴。 脾经上的穴位都有帮助血液循坏的作用,或大或小,血海穴尤为明显突出。它是治疗瘙痒的第一大穴。
大肠经上的曲池穴也是治疗各种皮肤病的要穴。它的办法就是增进血液循环,把血液毒素排出去。
另外可以观看以下两个视频更深入了解湿疹、荨麻疹等各类皮肤病。